你叫什麼名字?(What’s your name?)
我有位外國朋友,大老遠跑來台灣學中文,也希望多習得這塊土地上的一些文化。有一天,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跑來問我:「為什麼台灣人一看到我,都會先跟我說聲「Hi」或是「How are you?」,然後,開始用英文跟我對談,而不是跟我說「你好!」或是「早安」?我到台灣三個多月,發現人們跟我講英文的時間,比跟我說中文的時間還要來得多。」

他說他到法國、德國、西班牙、日本等地觀光或者學語言,那些國家的人總會用自己的語言來問候他,與他交談,真的溝通不了,才會使用英文。而且,就算對方的英文再怎麼破,還是可以感受到對方言談之間的自信和從容。可是,他發現在台灣,我們遇到外國朋友的第一句話,或者接下來的對話,都會是英文,還會對自己英文程度的不好感到有些歉意。

「Sorry…My English is not very good…(不好意思…我的英文不是很好…)」這是他常聽到的一句話。可是以中文為母語的我們,在一般的生活而非國際的場合當中,為什麼要對自己英文程度不是那麼好感到不好意思,或者感到沒有自信?又為什麼要因為自己的英文流暢而感到與眾不同?

日本人也曾經問過我,為什麼台灣人都有兩個名字?名片正面寫著「王大華」,背面卻寫著「David Wang」,自我介紹的時候,都會說:「My name is David Wang.」。哪一個才是你們真正的名字呢?

這個問題連泰國、柬埔寨、印度等地的朋友,都問過我。如果去這些國家,會發現他們都只有一個用母語發出來的名字,為了讓外國朋友更容易唸出他們的名字,他們會嘗試著用英文拼出最貼近他們名字的聲音出來。

我不知道如何回應他們的問題。

有次我在園區上課,教務主任來看課,她很訝異的發現我點名的時候,叫的是學生的中文名字,而不是他們的英文名字。她很認真的問我為什麼,這是她當教務主任那麼久以來,第一次遇到的狀況。

「老師,您是不是忘了幫學生取英文名字了呢?」主任很認真地這麼跟我說,語氣輕柔體貼。

「我……」還沒等我把話說完,主任就要求我在下次上課的時候,要在點名表上寫上學生的英文名字。

其實,我沒忘,只是想不出幫學生取英文名字的正當性。

下一堂課,我在點名表上,學生的中文名字下面,用英文拼出他們中文的名字,在點名的時候,我用帶有英文腔的口吻,喊著他們的中文名字。

「Sheng Hong(勝宏)、Tzu-Lin(姿麟)、Sheng Ching(勝欽)、Chiao Yi(巧宜)、Wen Yin(文音)……」。學生帶著詭異的笑容看著我,聽著他們的中文被如此的叫著,也感到新奇無比。

偶爾補習班的老師會聚會,一坐下來,台灣籍的老師彼此之間都會開始交談,大多數還是用英文。於是,像這樣的對話就會產生了:

「Hi, Nice to meet you. My name is David. What’s your name?(很高興認識你,我是大衛,你叫做什麼名字?)」對方很開心的問我。

「很高興認識你,我是張哲嘉。」我也很愉快的回應。

「What? What’s your name?(什麼?你叫什麼名字呢?)」對方有些疑惑。

「張哲嘉。」我很肯定那的確是我的名字。

「What’s your name?(你叫什麼名字?)」對方開始懷疑我怎麼會有那樣的名字,又再問了一次。

「張哲嘉。」這個名字從我出生就用到現在,我沒有說錯才是阿。

「What’s your name? (你叫什麼名字?)」對方有迄而不捨的精神,又再詢問下去。

「張哲嘉。」現在換我流露出疑惑的神情。

「Come on! I mean your English name.(別這樣,我是說你的英文名字。)」對方有種我搞不清楚狀況的感覺在。

「喔,Chang Che Chia(張哲嘉)」我用了英文的腔調,發出我的名字。

對方才用一種恍然大悟的神情說:「喔……可是......你的中文不大好發音吧!對老外來說…..」。

我笑了笑。

在非國際場合,而且中文是在場的每個人所共同明白的語言,一群母語是中文,英文能力都很棒的人之間,為什麼還要使用英文來當作彼此溝通的工具?學生之間在特定的時間場合用英文溝通,是為了想增進自己的英文能力;老師在課堂上使用英文,為的是希望學生多接觸這個語言,熟析英文的聲調;那英文老師之間呢?

有些台灣人在唸Starbucks(星巴克)的時候,常常會唸成Staba(思搭吧),因為忘了把舌頭給捲進來,發出r的聲音,也不習慣在單字的後面發出摩擦的氣音k和s。台灣人如此,很難發出捲舌音的日本人更會把Starbucks唸的七零八落的,難道Starbucks就得要另取其他的名字嗎?MacDonald’s 、Gucci等品牌,是不是也要順勢另外取名字?如果不是,我們在學習英文的時候,又為何要另取一個名字?

下次聚會我又遇到了David,這次是我主動趨前向他問好。

「Hi, David. Remember me? I am A Li Bu Da.(嗨,大衛。記得我是誰嗎?我是阿里不達。)」我開心的這麼說著。

「What?(啥?)」

「I am A Li Bu Da. My new English name.(我是阿里不達,這是我新的英文名字。)」我這麼回應他。

「Wow. That’s good. You finally have an English name. Your name is so special. Is it an African name?(哇,不錯啊,你終於有英文名字了,你的名字好特別喔,是非洲名字嗎?)」他特別把finally揚了起來。

「I don’t know. But it’s quite easy to pronounce. (不清楚耶,不過倒是很好發音就是了。)」

大衛愉快的笑了開來,跟其他的老師介紹我:「Well, this is A Li Bu Da.(嗯,這位是阿里不達。)」

「Hi, Nice to meet you, A Li Bu Da.(嗨,很高興認識你,阿里不達。)」我被這麼歡迎著,這句話蔓延開來。

從那次以後,我常想起我爸爸小時候常告誡我的話:「郎賣當做一掛阿里不達的代誌,阿捏不好喔!愛做好代誌。」然後,很委屈地想到自己又多了一個「阿里不達」的名字。

有時候,被一些「阿里不達」的觀念圍繞的時候,也不得不「阿里不達」了呢。

註:轉載自雅虎電子報-"單字FUN輕鬆"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suals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